现在问题来了。
如果朝廷颁布的历法不准,怎么办?
连历法都不准,你还做什么朝廷啊?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就是朝廷无道,没有贤才效忠。对于百姓来说,就是朝廷和老天爷的关系不咋样,不算天命所归。那可就确实,影响朝廷统治的稳固了。对于那些番邦小国来讲,就是文明程度不够高,不配当天朝上国!
相反地,如果朝廷历法非常准,就说明王朝既有大贤辅佐,又受上天庇佑,能更深切地加强统治!
总而言之,一个朝廷的历法,有潜移默化的改变人心的作用,不可不重视。
必须说明的是,到了元朝,历法已经能算出日食、月食比较具体的时间了,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朱元璋早有旨意,命令刘基编制新朝的历法《大统历》。
不过,刘基虽然号称“前知五百年,后晓五百载”,但在天文历法方面,真是没比元朝的大科学家郭守敬强到哪里去。
他编的《大统历》,基本就是郭守敬的《授时历》换了个封皮,改了些字句。
所以,这活还是得“文圣”朱标来干。
到了现在,朱标版的《大统历》已经编定完毕,比元朝的《授时历》高明多了。
最后,又检查了一遍《大统历》后,朱标吩咐道:“观音奴!”
“婢子在!”在一旁磨墨的观音奴,赶紧微微躬身。
“派人去把王璞找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