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人的民愤可见一斑。
朱元璋现在距离天子只有一步之遥,当然对这种歼臣恨之入骨。虽然这三人主要坑的是张士诚和吴中百姓,但朱元璋感同身受!直接命朱标将这三人在苏州斩首。
其二,无锡军阀莫天祐,也不必往应天送了。此人虽然在支撑不住的时候,选择了投降。但是,罪大恶极,不予赦免,照样在苏州正法。不过,莫天祐没有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那么幸运,只是斩首而已。
朱元璋的旨意,是将莫天祐千刀万剐!
没办法,莫天祐的民愤太大了,早就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其人在无锡做军阀的时候,就没有一天,不滥杀无辜的。
好吧,其实还是有三个月的。
据说,有一次,在莫天祐出巡的时候,有个叫沈龙的十来岁的少年郎对莫天祐的仪仗躲避不及,被军士们抓住了。
莫天祐就说:“看你的打扮,是个学生。那么,你能对对对子吗?”
沈龙道:“能,”
莫天祐道:“人们都称赞我莫天祐为‘至勇至刚能文能武无上将军’。你能能对出来,我就赏你。不能对出来,就砍了你的脑袋!”
沈龙略微想了一下,就从容对道:“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音菩萨!”
这小孩对的可以啊!
莫天祐甚为高兴,赏了沈龙一锭银子,并且因为此事,连续三个月没有滥杀无辜。
至于三个月以后?那当然是固态蒙苏喽。
对于这等禽兽,投降了也不赦免!
朱元璋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千刀万剐!
其三,就是让朱标把盘踞在浙东的方国珍处置了。
必须说明的是,别看方国珍对朱元璋一向表现得很恭顺,但他对大元朝廷照样很恭顺啊!现在的方国珍,还是大元的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呢!
当初,张士诚投降大元,每年进贡元大都十一万石粮食。这粮食可不是张士诚自己送到元大都的,而是方国珍通过海路运送!
这就让朱元璋很愤怒了。
而且,方国珍之前为了稳住朱元璋,一直口口声声说,他之所以不敢投降朱元璋,是怕张士诚进攻。只要朱元璋占领了杭州,他马上就归降。
现在,李文忠把杭州打下来之后,方国珍依旧找出各种理由,不让吴国的大军进入浙东三府。这就更让朱元璋恼火了,干脆给方国珍下了最后通牒:进献二十三万石军粮,两万匹布,否则就视方国珍不忠!
方国珍得到这最后通牒之后,既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留书不报”。
所以,朱元璋给朱标下了一道旨意,让他主持大局,顺手把方国珍灭了。
毕竟,方国珍充其量只有三府之地,五万左右的军队,不算什么大敌。
另外朱元璋让朱标大动干戈的目的,是他想大造声势。
说到底,今年是羊年!
“富汉莫起楼,穷汉莫起屋,但看羊儿年,便是吴家国。”嘛!
朱元璋已经把张士诚灭了,整好应了这句童谣!
这不是天命所归,还有什么是天命所归?
朱元璋虽然没有决定好,要不要称帝。但是,已经决定,全境不再以龙凤纪年,而是以吴纪年。
今年这个羊年,就是“吴元年”。
改元之前,当然要搞出些大动静来。比如,朱元璋打算,将全部大将都招到应天,“大会诸将”。大家喝喝酒,论论功,通通气。现在,江西行省的朱文正、湖广行省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