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又问道:“上次那些从牛头岭带来的小孩,不是都安排到你那里去了吗?难道都是在给你做工?”
苏东方不好意思道:“他们也不想闲着,我只好安排他们做一些他们能做的事了。”
叶小丰这才记起来忘记跟他说要建学堂培养他们的事了。
于是,叶小丰把苏东方叫到他的书房里,商量起办学堂的事情来。
“三舅,我是这么想的,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将来,我需要很多人才,这些人才只能由我们自己培养,你明白吗?”
苏东方之前还很不理解叶小丰为什么让那么多小孩子到他的水泥厂来,只以为是叶小丰心善,可怜他们,现在看来,这是小丰在做长远打算啊。
苏东方郑重地点了点头,回答道:“我理解你的意思了。”
叶小丰道:“我们的东方水泥厂那个地方是一个较为隐秘的地方,主要是那里都是一片荒山,却又离府城不远,我想通过知府大人帮忙,把方圆四十多里内的荒山全部买下来。”
“小丰,方圆四十多里?那里虽然是荒山,却都是在官府的名下,再说买那么宽的地方,会不会引起府衙某些官员的反对?那样会对知府不利的,你想过没有?”
“舅舅,我是想让知府半买半送,这事张大人应该能够搞定,再说,我们不是有水玉吗?给那些官员每家送一件水玉产品,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叶小丰道。
“不是,小丰,我们要那么宽的地方干什么呢?”苏东方不解地问道。
“这个你不用管,一来,我们的水玉厂更加隐秘,二来,我要在那里办一所大的学堂,我称为‘小丰学院’,除了办学堂,我还要建立一个研究院,实验楼……将来还有很多像水泥,水玉之类的产品都要从那里出来,你也知道,那些东西如果保密工作做不好,将来就是大麻烦,所以我们需要一块这样的属于自己的地方。”
苏东方沉默了一段时间,心里面早已经是惊涛骇浪,方圆四十多里,古代的方圆实际上就是周长加起来四十多里。
“我要在你的东方水泥厂那里办一所学堂,名称就叫小丰学院,这学院要隐秘,除了教文化,还要学武艺,学军事等方面,按十比一的办法选人,每年招收学生五十到一百人,这些人先可以由我亲自挑选,……。”
“我会让岳大伯派人以后专门去外地找那些五到十岁,无家可归或者生活不下去的人中挑选。还有就是那在叶苏两家做事之人的孩子,包括帮工和护卫们的子弟,愿意过来的,我们也可以从中选出优秀的孩子去小丰学院念书。”
“这里不分男女都可以上学,分设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的班级。只要成绩好,我们就一直供他们念书到大学毕业。”
“念书不仅不收他们的束脩,还免费提供住宿和伙食,初中以上,还可以领生活费,所有开支都从我的股份收入里出。”
“他们的任务就是念书,念得好的还要发奖金,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都要进行考试。他们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但我们教的内容不是应对科举考试的,而是应对将来我们各种产业所需要的。”
苏东方思考了一下,道:“建学堂倒容易办,只是这先生不好请啊。”
叶小丰道:“这些你不用着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