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你这话可就不对了,这些年,大哥是出了不少力,可我与二嫂、四嫂子天天在家纺纱织布,生火做饭,小孩子们放牛砍柴,同样付出了不少,大哥交给家里的那四十两银子,也有我们的功劳,怎么就大哥的贡献最大了呢?我家叶秋上交的三十两银子,那可是实打实他个人挣来的。”
听夏氏这样一说,叶夏不由得心里一慌,他想到了自己截留的那十多两银子。
他想着是不是要把自己私自截留的十多两私房钱拿出来上交算了,以求换得让儿子去读书。
但又一想此时如果把私房钱拿出来,那大家就都知道他私自留钱了,反而会不好交代。
不过,该为儿子争取的,他叶夏那是当仁不让。
而叶冬也开始懊悔不该一时冲动把自己赚的钱全部用于解决当时的矛盾了。
不过又一想,即使自己赚的四十两银子上交了,有了与赵二流子官司那事让他背黑锅,此时,他大概也没有说话的份量。
而叶秋这人一直与四弟叶冬是一条心,他不觉得没让自己的儿子去读书遗憾,但认为叶小丰这么聪明,理应让小丰上学念书。
苏氏也十分担心因为争吵,自己那有希望考举人,当大官的儿子叶小丰会读不成书,急得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
争吵也越来越激烈,一个宗祠吵成了集市般,一个个指着对方破口大骂,全然没有亲人之间的和睦。
叶长生急得又拍桌子,又拿扫帚打自己的儿子。
可是,在利益面前,竟没有一人让步。
最后,还是张夫子出面让大家先停止争吵,建议大家和气解决问题,找出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叶长生说道:“你们心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当家人,都不要吵了,这事由我提出来的,也由我拍板决定。”
话未讲完,大嫂刘氏却反驳道:“爹,其余的事情你当家我们都能接受,但这件事你不能做主,怎么做都是偏心。”
她可知道老爹怎么也不会让叶小财去念书的。
叶长生心里生气,却反问道:“那这事谁做主?怎么解决?”
叶刘氏立即回复道:“要不还是像以前一样,谁都不要送去念书,这样就没有矛盾了。”
“不行!我说了家里要有人念书,就必须有人念书,你一个妇道人家知道什么?”叶长生一声怒喝。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解决了。”叶刘氏并没有被叶长生的一声怒喝吓退。
“什么办法?”叶长生问道。
众人也齐齐看向刘氏。
“分家!谁的孩子想念书,谁自己送,不要牵扯到别人。”
这话一出,叶长生差点气晕过去,这年头,家族观念很重,一个大的家族,可庇护家族众人不被欺负,而叶家在赵家村又是外来户,被人欺负那是家常便饭,好不容易现在全家有了二十多人,怎么能分家呢?
叶夏一听大嫂的话,心里一喜,想到自己有十多两银子的私房钱,而不分家还要还二十多两银子的债务,如果分家,那这十多两银子就实打实是自己的了。
于是也不顾老父亲生气,叶夏当场表示:“我同意大嫂说的,我家小荣以后能考举人的,我自己花钱送他读书。”
听叶夏这样一说,叶长生心里也舒服了一些,至少自己想让晚辈念书的心愿看来这样能达成。
于是,叶长生又看向叶秋,叶秋其实早就看不惯叶春和叶夏,并不愿意一直不分家,但想到如果分了家,老父亲一定会很伤心。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