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贵对于张夫子考校过他的事很感兴趣,便问张夫子是怎么考校他的。
叶小丰便如实将张夫子考校他们五兄弟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也没有隐瞒一家人因这事起了纷争然后被迫分家的事。
郑永贵起身从书箱里拿出一本《春秋》,翻到中间,读了一段约四十个字的文章,让叶小丰跟读。
叶小丰果然一字不差地读出来了,这下郑永贵不淡定了,这分明就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啊。
当即关上书,认真地对叶小丰说道:“小丰,你如果打算念书,我给你想个办法,不要去私塾了,我把你直接引荐去凌州府的馨雅书院,斯年和惟聪也在那就读,每半个月还有三天休沐时间,学费是贵了一点,不过你们也念得起,怎么样?”
叶小丰当即跪地,纳头便拜,道:“小丰谢过大人,他日念书若有所成,必不会忘记大人引荐之恩。”
郑永贵十分高兴地起身扶起叶小丰,道:“你天资聪慧,是一个念书的好苗子,只是念书非一日之功,除你的天资之外,若能刻苦求学,将来必有大成。”
叶小丰知道,这馨雅书院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又在凌州府,大都是富二代和官二代。
馨雅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就是整个凌州城最好的了,普通人家那是进不了的,必须是有人引荐或者通过考试成绩拔尖的人才能进去。
叶小丰这要是进了馨雅书院,也算是走后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