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等了一个月郭嘉还是没有回来,这个月中管宁在张则的安排下,已经开始在彬县一处空地上讲学了,
顾雍等人的进度也非常喜人,
而且,朝廷的旨意也传了下来,
果然不出张则所料,就是让他担任长沙郡太守的任命,传旨之人也带来了太守印绶,
但是有一点很让人疑惑,对于桂阳郡的新太守人选,旨意中却没说,
关于张则手中的桂阳郡太守印绶也没有收回去。
这就让张则有些疑惑了,
若是说让他担任两郡太守之位,他当然高兴,但心里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是真正的乱世来临,张则在历史上也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一个郡中可以没有太守,但是却不会有太守兼任两郡的情况。
蔡邕看到这段时间张则有些消瘦,明白他是担心郭嘉,忍不住说道:“别担心了,凭奉孝的聪明,不会出事的。”
“蔡公,我知道,就是心里不平静呀,”
“对了蔡公,府邸中的东西要收拾一下了,五天后我就要上任长沙郡了,恐怕要劳烦您,还是要跟我过去,帮我谋划一番,”
“好!我会整理的,铁老汉也要跟过去么?”
“他就先不过去了,那边还没有处理好,琰儿、伯母还有子义的母亲也在这边,
铁博又被我安排去了交州,铁老汉做事稳重,为人老练,对我也忠心,留在这里我也放心不少,”
“这样也好!”
经过几天时间的整理,蔡邕整理了一些竹简,张则收取了一些需要的东西,终于要启程了,
至于桂阳郡,张则暂时只能交给顾雍了,毕竟他是郡丞,算是郡中的二把手,有铁卫等人辅佐也可以应付过来。
不过,就是顾雍的年纪有些小,
还好有蔡睦和蔡谷相助,张则还算是放心。
这次去长沙,张则带着蔡邕,夏侯兰,典韦,刘辟以及五百亲兵,其余的人都没有带,
现在张则终于体会到一件事情,
什么叫孤家寡人,无人可用呀,
没有家族,没有名气,也没有人来投奔,张则如今麾下的所有人,基本都是靠他一个一个找来的,
看来就算是他如今以武建功,封为汉宁候,但是在名仕眼中还是不够格呀!
在平定黄巾之时,张则的感觉还不怎么深刻,但是真的轮到治理地方,他越发感觉到了这件事的重要性。
如今,若是张则手下有人可用的话,他就可以桂阳零陵长沙三线开花了。
这将会节省不少时间,
但是,现在张则想两郡一起都有些困难。
在东汉末年,为何有些寒门士卒没有什么成就。
恐怕也有这样的原因。
在这样的时代中,就算是你有天大的才能也没用,
因为没有人能够辅佐你呀!
一个光杆司令能做多少事情?
若想做些事情,只能投靠某一方势力了。
这时候,恐怕还不如一些豪强,豪强手中还有部曲私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