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则看到管宁满脸的苦恼之态,心中一动,“幼安君之苦恼,子云略知一二。
可否听子云一言?”
“张君请讲,”
“幼安君不想入仕途,进入名利场,我能理解,也可以不强求,
可是若真的让幼安君归隐首阳,也却是浪费了你的才能,这不免有些遗憾!也是天下百姓的一大损失。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你我既然相交为知己,
你看这样好不好,幼安君不入我麾下,我也不会问你郡内政务,天下大事,
我作为知己,只请你帮我一个忙,
我给你一笔钱,你在我统领下的桂阳郡内教书育人。
为百姓开明智,传大道,授经典如何?”
“这?”管宁听到张则的话后,想了想,如果按照张则的想法,确实不改变他的初衷,
在县城之中,不用担心张则来征辟,也不会有其他的麻烦,
只需要授书育人就可以,这不正是管宁早就想要过的生活么?
正所谓大隐隐于市,这才是真正隐士想要过的生活。
管宁看了看张则,不愧是知己,这个想法真是为他打造的。
“好,我同意张君之言,不过,我不需要钱财,”
“幼安君先不要着急拒绝,这笔钱我也不是想要给你,而是作为传授百姓学识的经费。
不但是钱,将来我还会专门建造授学之堂,可以让百姓不惧寒暑,都可以来次学习。”
“既然这样,那幼安就同意了。”
“好,就这么说定了!”张则听后大喜。
“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张君为何不用蔡公授学呢?”
“蔡公么?首先蔡公年龄大了,我不想他这么操劳,
第二,蔡公之心也在名利场中,如今也是我麾下不可缺少的谋士,无法分身做这件事。
第三,蔡公文学,书法确实是顶尖的,但是授学的话就差了一些,远没有幼安君合适!”
“张君盛赞了,既然如此,我会尽快开始的。”
“好!”张则在心中忍不住大呼,“奥,yes!”
离开管宁之处后,张则忍不住想要大笑,
终于把管宁拿下了,
管宁有大才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都非常之高,
但是管宁这个人太认死理了,可谓是一生清高,从不屈膝。
避世归隐辽东三十年,就算是在铲除一百多家豪强的公孙康治下,都没有服过软,
不入仕途,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他都没有应命,
这样的人想要为己所用,一定不能用强,就算是强制把他招来,也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