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匹马,三个人正在赶着路,因为山路起伏,马匹无法快速奔跑。
所以,只能慢悠悠的走在山坡上
贾琮在马上一边走,一边还不忘读着手中的书简。
“报,刺史大人,前方有人递来名刺!”
“名刺,拿上来,”贾琮放下竹简说道,
打开名刺后,贾琮才知道,是如今桂阳郡太守张则,张子云,
对于此人,贾琮听说过,三年前忽然崛起,与皇甫嵩、朱儁二人,挽社稷于狂澜,救百姓于倒悬。
当时,可谓是天下百姓世族议论的中心,
“鬼夜将军”“布衣崛起”“劝阻京观”“以弱胜强”“未冠封侯”
一系列的动作赚足了眼球,有夸奖者,有鄙夷者,各种论说皆都有,
可是,这位汉宁侯好像全然不知一般,既不反驳又不承认,来到桂阳后,便没有了消息,
只是听说,去年担任了桂阳郡太守,然后……
便没有了然后,
当初张则崛起之时,他已经担任交州刺史了,所以没有见过。
两者也没有任何交情,贾琮也不知道对方为何要接待他。
不过,想了一下后,贾琮还是决定前往看看。此地乃是桂阳郡管辖,既然当地太守拜上了名刺,如果不前往有失礼数。
再说了,前面的驿站也是他的必经之路,更加没有理由不见了。
张则在驿站中等了不长时间,便看到贾琮骑马走了过来。
等到贾琮走近以后,张则施礼道:“桂阳太守张则见过交州贾刺史”
贾琮也还礼道:“汉宁侯多礼了。”
“贾刺史请,”
“汉宁侯,请”
两人落座以后,张则作为主人首先说道:“子云听闻贾刺史在任三年,平定叛乱,百姓可以安居,甚为仰慕,
所以特在此设宴,为贾刺史送行,还望贾刺史见谅。”
“无妨,在下也对汉宁侯的大名,如雷贯耳,小小年纪便有此成就,未来可期呀!”
“贾刺史谬赞了,皆是陛下天恩,对了贾刺史,今天我还请来一位陪客。”
“奥,不知是何人?”贾琮疑惑的问道,
“呵呵”张则笑了笑,起身对着帘后,拱手道:“先生,”
张则话音刚落,贾琮便看到帘后走出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
“这,蔡公!”看清楚来人后,贾琮也连忙站了起来,作揖道,
论起地位,他可不能和蔡邕相比,蔡邕风光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吏呢?
“孟坚,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呀!”蔡邕笑道,
“孟坚也没有想到,能在这里有幸见到蔡公!蔡公坐,”
“你也坐!”
“不知蔡公为何在桂阳这里呀!”
“哎,此事说来话长,两年前子云封侯之时,陛下曾有言让他,拜名师,学经儒,
呵呵,子云年幼,不知道我曾经的事情,后来也不知道他从谁那里,打听到了我住在吴郡,
便千里而往,欲要拜我为师,
我看他是个可造之才,又感他心诚,便跟随他来到了桂阳。”蔡邕看着张则说道,
“那真是恭喜蔡公了,收了一个好弟子!”
“还好吧!你也不错呀,如今国事艰难,孟坚你北上洛阳,也必会有一番大作为呀!”
“多谢蔡公夸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