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
没过一会,陆康就看到张则和一位老者走了进来,
“咦,这不是,蔡邕,蔡伯喈”陆康在心里吃惊道,
“季宁兄,”蔡公上前拱手道,
“伯喈”陆康也连忙上前拉着对方的手,
“伯喈,你为何在此处呀!”陆康不解的问道,
“说来话长,我如今为子云之师,居于其府邸,听闻你事,便一起来拜见了。”
“奥,你如今是汉宁候的师长,”听到这话,陆康有些吃惊,如果是一个无名小卒,拜蔡邕为师,他不吃惊,
可是,张则是谁,他乃是平定黄巾军的将军,因军功封侯的人物,
加上如今蔡邕的特殊身份,难道他就不怕,陛下知道后,发下雷霆之怒,搞不好,轻则撤销侯位,重则身死呀。
要知道封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之事,要不然也不会有李广难封的遗憾了。
莫非这个汉宁候这么不珍惜侯位么?
陆康一时间在脑海中想了很多,抬头深深的看了一眼,面色平静的张则。
“汉宁侯,好胆气!”
“陆太守严重了,只是我从小便仰慕蔡公学识,加之离开洛阳时,陛下曾有言,让我多读书,所以,我才会拜蔡公为师。”张则笑呵呵的说道,
“是呀,不惧千里路程拜师,汉宁候有心了。”陆康说道,
不过,不管张则有什么心思,都和他无关,
随后,陆康设下酒菜,款待两人。
尤其陆康和蔡邕两人说不上交情有多深,所以,有些话点到为止,
张则和蔡邕两人待了一个时辰以后,便离开了。
马背上的蔡邕思索了很久,忽然问道:“子云,想任桂阳郡太守么?”
“蔡公何意?”说实话张则听到蔡邕的话,也很懵逼,在张则的印象中,蔡邕这样的历史人物,应该是不会做这种违背礼法事情的。
就算是历史上都评价蔡邕为人正直,毕竟,他们心中应该是坚持忠义礼智信呀!
虽然,张则听从郭嘉之计,请出蔡邕,但是在张则心中也是后来有用,
万万没想到,现在蔡邕就给了张则一个惊喜。
“天下不安,陛下乱令,贪官污吏横行,黄巾匪首一事,波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大州,无数官员惨死,弃官逃跑者更是数之不尽,天下官职空缺严重。
桂阳远离中原,人口稀少,民力低弱,如今季宁兄离开,
有意来桂阳者,必然不多,子云虽然年幼,但有黄巾之功,若想挂太守金印,并非不无可能!”
“蔡公此言当真!”张则惊喜道,这可真是瞌睡了送来枕头,
在古代有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
没有太守之位,张则想做什么事情都是处处掣肘。
反之,如果有太守之位,就不一样了,那就名正言顺了。
“若子云有意,回到府邸,我便写几封书信,你着人送去,不出两个月,必有结果!”蔡邕胸有成竹的说道,
其实,蔡邕也有他的算盘,现在自己在张则身边,张则越强,他就越安全,
加上之前张则所说保他之言,这样的话,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想他蔡邕才华横溢,忠君爱民,恪尽职守,但是,却落得如此下场,
而张则与他毫无交情,却敢说保他之言,说实话他有点感动。
加上这一段时间的相处,蔡邕发现,张则绝非外界所传,目不识丁,起于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