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听到张则的话后也不再隐藏,把心中早就想好的计策说了出来,
“主公起兵盱眙,征战黄巾军解除天下苦难,功名赫赫,威名传遍天下,广收天下人心。
主公京观之变,深谋远虑,挽救黄巾军之命,若是日后还有黄巾军作乱,到时与主公刀兵相见必容易收服,
可是,主公若想成就大业,只有这些还不行,主公麾下还要有懂得治世之才,要收天下士人之心。
最起码要让士人认可主公。”
“所以,未到桂阳之时,嘉早已为主公想了一条计策。
拜访蔡公,”
“若得蔡公相助,有三个好处,
第一主公麾下将领可以借机识字读书,到时可遍读兵法,以作后用。
第二,蔡公早年曾在朝廷做官,乃为儒学大家,对于朝廷政令了解甚多,
而且早年蔡公曾做过县令等职位,可以解主公的燃眉之急,
到了那时,由主公出政令,蔡公来说该如何实行,刘辟马五等人只管做就行了。
第三,蔡公如果加入主公,将来天下有变,必会有人因此而来。”
“奉孝,可是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蔡公会来么?”
“主公,这便是问题所在!如今的蔡公生活并不如意,
昔年,蔡公因与卫尉有隙,后被诬陷,下洛阳狱,险些惨死,幸有当时的中常侍吕强怀怜,为其上奏,加上当时朝中的一些大臣的求情,这才免于死罪,可是,也落的全家削发,发配朔方的结果。
到达朔方以后,又险被阳球贿赂的使者毒死,
一年后,陛下大赦天下,就在蔡公回程之时,在途中又得罪小人,被人诬陷,当时蔡公担心无法活着回到朝廷,便决定远离中原,避祸江东。可是,没想到,这一走就避祸了十几年。”
“奥,你是说如今蔡公在江东避祸!“张则问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一条好消息。
”不错,主公,如今蔡公避祸,虽然平常有些朋友接济,但生活必然不甚如意。加之以前的经历,当今天下之中,虽有仰慕蔡公文化者,但绝不敢冒险招募蔡公。
若说,现在的天下中有谁敢重用蔡公,那非主公莫属了。
此乃天赐良机呀!”
“奉孝之言甚善,如今我远避朝廷,深处偏远,做事也不用考虑太多,蔡公却是天赐之才,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这样的大才,我不能错过”
有一句话,张则并没有说出来,桂阳乃是贫瘠之地,一般人不会在乎,哪怕如今的张则再这样称王称霸,他都有把握,
就算是被朝廷知道了,也不过是调集军队前来,可是,桂阳多山,水路纵横,在这样的地势作战,骑兵无用,而张则心中却有很多计策。
所以,后来张则也想通了,桂阳也有桂阳的好处,未必比不上齐鲁的繁华之地。
“奉孝,事不宜迟,在此整顿几日后,我们便立马启程,前往吴地”
……
张则和郭嘉商定完毕以后,到了第二日,张则便去了郡守府,面见当地的郡守。
来到桂阳的地方,不见太守说不过去呀,
此时的桂阳郡太守乃是将要年过六旬的陆康。
也是一位颇有才干,敢于直言的干吏。
虽然,陆康奇怪,朝廷怎么会把张则册封到这个地方,但他也不能说什么,毕竟这是朝廷的命令,他也无权改变。
而张则也不会说太多,一个是十五岁的小伙子,一个是为官几十年的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