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息了,他的儿子出息了。
平民百姓能够做官,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跟着张则以后,小儿子不但会领兵了,如今还被主公赏赐了一个县令。
这是天大的恩赐呀。
想想一年前,他们家还每天只能吃一顿稀饭,要孩子们去山林中打猎,去河里摸鱼,才能过下去,
再看看现在的情况,每天吃两顿饱饭。儿子也有出息了。
如今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了,就算是闭眼走了,也对的起祖宗了。
而且,他从张则身上看出,真正的好日子恐怕还在后面。
“铁老,在襄阳,我不会停留太久,你是跟着我去封地还是留在此处呢?”
“主公,老儿虽然年龄大了些,还是有把子力气,如果主公不嫌弃,老儿就跟着主公去封地,给主公看家守院吧。”铁老汉激动的说道。
他现在也知道了,主公不但是把三儿子派来解围的,派儿子当这个县令恐怕也不简单,
他留在这里恐怕会变成麻烦,还是跟着主公,让儿子好好给主公办事吧。
张则听后也同意了,这样也好,铁老汉这个人,张则还是很看重的。
知恩图报,为人忠心,懂得取舍之道,到了封地以后,让他当个主管什么的正好合适。
随后,张则和铁老汉又聊了几句,便让他离开了,留下了铁卫,
张则还有事情要嘱咐他,
两个人在大帐中“密谋”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讨论完毕以后,张则命人把铁卫的县令印绶和朝廷诏书,让他带走,
离开大营的时候,铁卫手中还提着一个小木箱子走了。也没人知道是什么。
铁老汉离开后,便回到了在襄阳附近的家里。
首先是召集众人,询问每个人的想法,这些人都是跟着他来的乡里乡亲,现在生活安稳了,有的人就不想离开了。
这是人之常情。
毕竟没有人想要到处流浪!
最后,跟着铁老汉来的两百多人中,有五十多人愿意跟着他,剩下的人想要在襄阳附近安顿下来。
铁老汉也没有说什么,都是自己的选择吧,这在乱世之中算是很常见的现象,很多逃难的百姓看到一个好地方以后便会选择安顿下来,重新生活!
随后,铁老汉带着这些人收拾吃穿用度,一起来到了张则的军营附近。
到时候便会随着张则一起去他的封地。
张则在襄阳附近又等了几天,
郭嘉等人终于回来了,后面的张仲景松了一口气,他还真以为,张则要在他家等着呢?
不过,在路过家乡的时候,他也没有回去,还是先上任吧,
看看情况,不然心里没底呀。
到时熟悉了情况,再告诉家里人不迟,
毕竟这样的事情太过于诡异了。
而且说实话,到了现在他的头还是迷迷糊糊的,真的有人会出钱帮自己买了一个郡守之位。
想想就好像是天方夜谭,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而且这种事情竟然就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才是最让人难以相信的。
当接过长沙印绶,郡守诏书的时候,说实话,他当时真想给自己来一耳光,看看这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