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却不再仇恨张则了,因为张子云救了他们数万人,而且各地的叛乱之人听说以后,皆敬重张子云的为人。
他们觉得张子云是可以为他们着想的人,是侠义之人。”
曹操越说越激动,声音都在不自然的变大,
“本初兄呀,一场京观之变彻底改变了张子云的名望,百姓仰慕,乱贼敬重,可谓是尽收天下人心呀”
袁绍听到曹操说完,松了一口气,“哎,我还以为孟德有什么见地,就算这样那又如何,百姓,乱贼不成气候,天下官员任免皆在世家之手,无兵无权,能做什么”
袁绍对曹操的话,毫无震动,
曹操看到袁绍的反应,便知道对方根本没有把他的话听进去。
也是,四世三公的出身,如果还要担心寒门出身的小儿,那不让人笑话。
可是,曹操却不这样想,“本初兄,如果这些不是凑巧,而是刻意而为呢?”
袁绍听到这话,忍不住看向曹操“孟德,此言有据否?”
曹操摇了摇头,他没有任何证据,再说了有证据谁会信呀。
“只是推测,不过也能看出蛛丝马迹,张温曾经给我叙述过,当日张子云受封之时的表现,在朝廷上,他有囧像,有激动,有无知,唯独没有胆怯。”
张温曾受曹操祖父曹腾所提拔,黄巾之乱以后受封为司空,有权上殿。
所以,曹操去询问,他虽然很不解,还是给曹操说了当时殿上发生的事情。
皇宫重地,路高殿雄,禁军层层防护,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见陛下不怕,这本身就不寻常。
曹操当时听后,便更加坚定了张则“不对劲”的感觉。
而且,有一句话,曹操始终没有说出来,
收天下百姓,叛贼之心不重要,
那如果以后张则再做一件事,而收天下名士之人呢?
到时,张则之声望冠绝天下,领兵之才变化多端,谁还能遏制。
现在想要代汉者,不知凡几,皆都在等待机会,
不可不防呀!
若张子云没有刻意为之则罢,若是刻意为之,当真是心思如海,
年岁不及冠就能有这么深的算计,
每想到此事,曹操就后背冷汗直流,
所以,曹操才会努力把张则的封地食邑改变地方。
齐鲁之地,募兵容易,青冀之兵善战,若归张则之手,
恐大汉危矣!
最重要的是,这些事情都是曹操的猜测毫无证据,而且就算是有证据,现在也不能对张子云做什么?
堂堂大汉功臣,不容污蔑,
所以这些事情他不能和其他人说,否则传出去,
就是背靠曹家的曹操也不一定能承受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