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张则已经看到前来的“援军”了。
数千骑兵在张则背后急速冲锋,直冲井陉口而去,剩下的大部分步兵在四处围剿逃散的黄巾军。
郭嘉跟在郭典后面,两人骑马快速过来。
隔着很远,郭典就开心的大喊道:“恭喜张将军再立新功呀!”
本来郭典是不想来救的,张宝有五万黄巾大军,而他现在手中只有一万多兵马,
正常情况下,如今冀州的军务是皇甫嵩统领,胜了有可能不会得到封赏,败了却有可能受罚,
再说了张则就是一个小孩子,又和他没有关系,就算是帮了张则也没什么“资源”可用,
郭典对于张则独自出兵一事,曾经上报过皇甫嵩,对方也没有什么特意的叮嘱,只是说解决完张角后,自会领兵前往解救,
那如果张则出现什么问题,他也没什么责任了,他何必多此一举呢。
可是,当郭嘉来到巨鹿以后,郭典才知道,自从张则在巨鹿出兵以后,仅仅用了不到十日时间,就转守为攻,并且在井陉附近设下埋伏消灭了张宝近万黄巾军。
现在更是设下妙计,想要消灭张宝的四万大军,郭典思考过后,在心里算了一下兵力对比,觉得张则的这个计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加上郭嘉在旁边加油添醋,从两条出兵理由,变成了五条出兵理由以后,
郭典终于决定出兵相助,他怕再让郭嘉说下去,会变成几十条出兵理由,
到了那时他若再不出兵相助,就好像愧对天下,只能以死谢罪了。
所以还是早出兵,避免让郭嘉继续说下去,另外也好去混个助攻战绩。
张则之所以让郭嘉去邀郭典来助,也是有他的原因,一是自己兵力少,可以打败黄巾军,却难以彻底剿灭,
第二么,是张则想要快速平定黄巾军,但是战功他要控制在一定程度,不能太过锋芒毕露。
郭典还没赶到张宝大营处,就从败落的黄巾军嘴中知道了张则大胜,
郭典一听,现在正是建功的时候,所以快马加鞭督促步兵终于在张则快要结束战斗的时候,赶来了。
“郭太守,你马上命令所有士兵在井陉口三里处设伏,以待黄巾军的败兵,”张则可没有心情与他谈论这些,庆功要在战后,
一刻收不到张宝的死讯,张则就一刻不放心。
而且也不能把井陉口堵死,否则黄巾军看到毫无生路以后,必然死战,增加伤亡。
如今张则有了郭典麾下的兵马,兵力众多,只需调派就行,不用亲自上阵,随后带着手下骑兵,亲自安排布阵事宜。
郭典看到以后,也没说什么,反正手下士兵取得什么功劳,都能落在他身上。
再说了,张则一路乘胜而来,领兵打仗的本领确实比自己强。
可是,还没等张则布好阵势,就看到井陉口中有大批黄巾军败落而来,
丢盔弃甲,拼命逃窜,好似后面有猛虎追逐,饿狼相望。
张则立马下令,让郭典的兵马集结,从中路突击黄巾败军,使得他们能分南北两路逃窜,这样就可以逐步击破了。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黄忠、铁卫、马五就领着嗷嗷叫的大军冲出了井陉口,
后面的士兵喊杀声,响彻天地,
前面的长枪上,张宝的人头高高挂起,
张则看到这一幕,心下放松,
胜利了!
这时的张则才真正的感受到,什么是兵者国之大事,战场瞬息万变,事情不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