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安排州牧府的官职,这就涉及一个制度问题了,
六王毕,四海一,
自从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便开启了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变,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从二府三司枢密院到中书一省制,再后来废除丞相,设置内阁,最后到了南书房军机处,
各种制度不断涌现,这也是作为帝王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作为拥有雄心壮志的张则也不例外,而且这个问题,他还不能与别人商量,
只能自己决定,
能够越早的决定制度,便能越早的完成权力的转变,也有利于张则来管理麾下,
而如今作为一州之州牧,在乱世之中也不亚于偏域之王,国中之国,
所以,很早之前他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
而且在荆州开始新的制度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阻力比较小,有也是一些荆州本地的世族,
凭借如今张则手中的能量完全可以应付,而如果真的立国后,再改变,到时的阻力就大的多了,
若是能在荆州完成权力制度的改变,那后续加入他麾下之人,自然而然就会来适应这种制度,
温水煮青蛙,总有一天,新的制度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天下,
正所谓没有完美的制度,更没有完美的人,任何制度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
张则思虑过后,总结出了两条他比较在意的事情,一是不能太累,若是只有荆州一地还好,若是将来统一天下,没有一个好的制度,天下所有的事务都要他来做决定,那样不但会浪费人力物力,效率低下,更是会累死人呀,
更是让他没有时间做一些特殊的事情,
二是要大权独揽,东汉的皇帝虽然是天下第一人,但属实有些惨,外戚可杀,宦官可骗,世族欺凌,
这样的事情,张则可是受不了,他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独霸天下的帝王,
成为真正号令天下之人,而不是一种需要和大臣商量着来的帝王,
因此针对这两点,张则从众多的历史制度中皆都挑选了一部分符合他需求的,
想要让官吏责任明确,效率高,六部制度是必须的,所以张则在三省六部制中,保留了六部,舍弃了三省,这样一来也可以防止以后宦官在其中掺杂,造成宦官党政的态势,
想要掌握天下的权柄,皇权巅峰设立的内阁上书房军机处这样决定大事的直属机构是必不可缺的,也是张则需要的,
只有皇帝直接决定天下大事,这样才能保证皇权不在旁落,
当然,这些都是张则对于未来的设想,现在不可能就这么直接改变,
所以,他选择了一种折中的办法,换权不换名,
六部所属的吏、户、礼、兵、刑、工
张则相对应的把它们变成了別驾从事,治中从事,礼曹从事,兵曹从事,簿曹从事,和工曹从事等等从事,
这样一来州牧之下第二梯队,作为州牧左右手的別驾从事和治中从事便相应的权利少了很多,而别的从事相对的权利却大了一些,
这些从事直接对张则负责,属于直属,这样就能够更加帮助张则来掌控荆州了,
“表蔡邕,蔡伯喈为荆州牧麾下別驾从事,主管荆州治下所有官员的考核,提拔,任免,弹劾等一众事务,蒯越为从事中郎辅佐,”
“表许靖,为荆州治中从事,负责荆州各郡的钱粮税赋,田亩丈量等,顾雍为其从事中郎辅佐,”
“表刘洪为典学从事,总领一州学政,掌州牧的祭祀,祈雨,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