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主公,”
“嗯?”张则哼了一声,“若敢求饶,就去刷茅厕去,”
“别,别,别,主公,我还是喂马吧,连续征战一年,战马都瘦成骨头架了,”赵云听后,连忙笑着推脱道,
“你们两个呀?”张则哭笑不得道,“是不是蔡公在等着了?”
说完笑话,张则正色的问道,
“正是此事,主公,蔡公已经在府邸的大堂,还有几位客人,”
“行,走吧!”张则说完带着二人朝前面的府邸而去,
来到大堂之后,便看到,除了蔡邕,管宁,还有一些他在长沙认识的人外,
跪坐在大堂中的还有数位,他不认识的人,有老有少,口音也不太相同,
其中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两鬓如霜,身后更是站着一位中年一位少年,
正在和蔡邕,许靖还有管宁在交谈,隐约中,能听到他们此时谈论的内容正是张则在襄阳南阳所做的“仁义之举”,
“哈哈,不好意思,各位,在下来迟了,莫怪莫怪!”
人未到,声先至,
看到张则出现,
蔡邕起身走了过来,“子云,你来的正好,我们正在谈论你呢,众人对你在襄阳救民的仁义之举,可是赞不绝口呀!”
蔡邕说完,扶着胡须,很是满意,张则所做的这些事情,让他的脸上也有光,
自古以来,凡是牵扯到孝,仁这两个字的事情,从来都没有错的,就算是有人心中不服,也不会说出来,否则便是与东汉的道德体系作对,
张则为救灾民昏倒之事,他在路上也已经听过,这样的名声传出去,往小了说,在以前必能被地方推举为孝廉,
以如今的情况看,对于稳定荆州百姓,安定人心也是有莫大的好处,
听了蔡邕的话后,张则脸色一正,对着在场众人,拱手一遍道,“多谢各位的赞誉,子云实不敢当,”
先是客气了一声,随后又说道,
“黄巾动乱,朝廷蒙难,先帝急崩,董贼匪性,残害少帝,天子年幼,西虏长安,
子云虽年少,但受先帝大恩,赐封汉宁侯,每想至如今天下动乱,百姓流离失所,子失母,父亡族,五内俱焚,夜不能寐……”
滔滔不绝,张则越说越激动,双眼泛红,泪痕湿润,
“子云不才,但是蔡公也曾经教导过仁忠二字,率麾下兄弟,西进长安,迎天子东归,本职责所在,但天子执意嘉奖,获封荆州牧,坐镇一州之地,
此天下艰难之时,在下不敢不尽忠也,为荆州生民立命……”
说完,张则特意擦拭了一下双眼,瞬间一位忧国忧民,大仁大义的形象,跃然于厅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