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掌柜的反应,改动结果应当是可以的。
掌柜的激动道:“不知在下可否能看看其他的启蒙读物?”
“自然。”
张梓若拿出《笠翁对韵》和《增广贤文》的书稿。
掌柜迫不及待地翻开,边看边点头,还时不时的拍案叫好。
引得斋中读书之人纷纷看来。
有人认出张梓若,虽好奇,却并未靠近。
只是隔一会就瞅一眼痴迷书稿的掌柜。
掌柜的拿着书稿,爱不释手。
“好书!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尤其是这本《增广贤文》,将人世间的道理归纳得极好!极好!
非看透世事的大智大慧者,绝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张梓若笑道:“我老师说,桃花源里有一句话——学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掌柜的倾身靠前,支在柜台上,双目放光道:
“《增广》想必就是这本《增广贤文》,不知《幼学》又是何等神妙之书?”
张梓若宛然一笑,“另一本叫做《幼学琼林》。
包括天文地理、器用制作、鸟兽花木、文事科第、风俗礼仪等等多方面的内容。
只是尚在整理当中,此次未曾带来。”
掌柜的为之扼腕,“如此神书,恨不能一睹为快!”
张梓若笑道:“下次自有机会。”
《幼学琼林》是一部经典,但其中有一些内容,以现代的观点来看,是不合时宜,甚至错误的。
要拿到这个时空来,也必须慎之又慎的对内容进行审阅,修改。
面对掌柜的催促,她说道:“我会加快整理文稿的速度。
但是我有学生要教,要让他们每人有一本,单靠抄写是供应不上的。
且手头拮据,没有这个条件。
只得将老师所授整理成文,来此刊印。
掌柜的,你看这几本书可能得你青眼?我的学堂可否能多些进项?”
“自然!自然!”
掌柜的笑容洋溢,“这几本书,假以时日,名声绝不在目前的启蒙书籍之下!”
“张娘子,请随我到里间去详谈。”
掌柜的小心翼翼收起文稿,呼唤店内伙计,让他上茶。
张梓若和掌柜的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定下了书斋购买这几本书书稿的价格,以及将来加印时,要付给张梓若的钱款。
掌柜的对这三本启蒙书籍极为看好!
张梓若收入纹银六百多两!
待要买纸的时候,掌柜大手一挥,直接送她。
“只求能早日一读《幼学琼林》。”
“一定、一定!”
张梓若谢过掌柜,领着顾云淮,收获满满地出了书斋。
顾云淮晃晃她的手,问道:“娘,你的老师叫什么名字?”
张梓若:“叫华子。”
顾云淮凝眸分析道:“能被尊称为子,必是有大学问之人。
娘,为什么华子这么厉害的人,大家都不知道呢?
我听爹提过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很多子,为什么没听过华子?”
张梓若:“……”
ennnn……其实我就是偷懒,直接把华夏子女浓缩成了华子……
这要怎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