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张瑞并不想要眼下的生活,他要寻求改变。
80年代的琴岛,给人们留下深刻记忆的一定会有高低不平的山路。
自行车在山路弯弯上颠簸着,那骑行的滋味真可以说是一种折磨。
而张瑞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风雨无阻来回骑行四年。
白天去厂子里上班,晚上骑自行车去自己报的业余大学里学习。
很快,张瑞在琴岛建筑五金厂崭露头角,被领导发现并重视。
从普通工人到班组长、车间党支部书记,最后到副厂长,张瑞人生就像开了挂。
1982年,张瑞33岁,就在这一年他又迎来了新的人生转机。
上级开会决定,调张瑞到琴岛市家用电器公司任副经理。
张瑞走马上任,来到家用电器公司主管技术改造。
虽然只是副经理,但也是一个实权职务,属于公司的管理层。
家用电器公司是琴岛市第二轻工业局的局属企业。
同时它下面也管理着一些下属企业,而琴岛电冰箱总厂作为街道办的厂子,正好归家用电器公司管理。
琴岛电冰箱总厂,这个名头起的很大,是1984年2月改名的。
以前生产电机、吹风机,后来又生产洗衣机。
可是白鹭洗衣机制造出来,因为质量太差,根本卖不出去。
厂子被逼无奈,1983年转型做电冰箱。
跟风做电冰箱,又没有先进技术,厂里决定仿造京城雪花冰箱。
可是又没有现代设备,无法大量生产,厂子里的工人们整天无所事事。
实在憋不住,有的工人干脆去旁边的火葬场溜达看火化。
这样的厂子又怎么会盈利,连续亏损是必然。
为了挽救琴岛电冰箱总厂,上级领导组织人员去国外学习,这也是此时的热潮,改革开放之后,大家都是争先引进国外技术。
按照上级指示,张瑞带队到联邦得国去考察。
作为家用电器公司专管技术改造的领导,张瑞一下子就看中了一款设备及技术。
它就是联邦得国的利勃海洱冰箱技术和设备。
一番探讨和考察,张瑞与对方签订了预备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协议。
考察结束,张瑞满怀信心,志得意满的回到国内,以为会给下属企业琴岛电冰箱总厂带来生机。
可自己汇报后,领导的答复犹如五雷轰顶。
“小张啊,你的想法我能理解,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啊!”
老领导说的语重心长。
“领导,这项技术和设备多么适合琴岛电冰箱总厂啊,这完全能把它打造成电冰箱大厂强厂。”
张瑞不理解。
“引进联邦得国的电冰箱技术和他们的生产线一共要多少钱?”
老领导问道。
“需要投入1000万!”
张瑞不假思索的回答,因为这些都是自己算了不知多少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