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弥补妻儿,我要收割全世界 第110章 为什么选第一个方案(2/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电话需要你拍板定夺的事。

现在我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保证现有养殖户的生猪收购,但要规定饲养数量上限。

超过规定数量的生猪,我们不保证收购。

这样就能控制住生猪数量过多我们卖不出去的问题。

第二个方案,我们引进国外的肉罐头生产线。

这样有多少生猪我们都不害怕了,做成肉罐头,保质期不过,肉就不会坏掉。

我们可以把肉罐头销售到各地,这样还能多赚钱。

但是费用比较高,一条生产线就要十几万元。

不凡,你看看,咱们选哪个方案,或者是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叶不凡回想了一下,1984年开始,华夏国一号文件指出,要减少统购统销的品类。

这个什么东西都需要凭票购买的时代就要结束了。

猪肉就是在1984年取消的统购统销,猪肉行业也正式进入市场经济。

当时全国有1600家肉联厂,直接全部失去国家的政策庇护。

原来混日子的做法不行了,不再是旱涝保收。

进入市场经济,思想活跃的人当然不会落下猪肉行业这块大蛋糕,争相入场。

老牌肉联厂自然不甘心被“新玩家”吊打,于是纷纷找出路。

和现在的张隆想法一样,大多肉联厂给自己找的出路都是做肉罐头。

本身肉罐头对于老百姓来说就不是新鲜事物。

再加上大家全想到一个裤腿,都去做肉罐头。

行业开始内卷,大家都在做,全都不赚钱。

现在1983年已经过去一半,知道未来的走向,要是还去购买肉罐头生产线那就太傻了。

此时,从国外引进灌装机,上火腿肠生产线才是最正确的。

马上,这个市场就是火腿肠的天下,肉罐头将退出舞台。

但是费用太大,一条生产线一百多万元,不是叶不凡现在能搞定的。

不是说叶不凡现在拿不出一百多万,而是上一条生产线根本就不够干啥的。

在前世,一直到1987年8月,国内才诞生第一根火腿肠,名字叫“春都”。

叶不凡现在的资金还很紧张,魔都服装分厂马上就要建设,目前肉联厂这边还是选择猥琐发育吧。

叶不凡打定主意,开口说道:“张大哥,目前还是设定下边养殖户的养殖数量吧。

超出规定数量的,自由买卖,咱们不保证收购。”

张隆没着急,一直在等叶不凡的答复,可是万万没想到,等到的是这个答复。

在张隆的内心里,叶不凡是一个敢闯敢拼的人。

怎么会选择第一个方案呢?不应该是上肉罐头生产线,大量生产,赚更多的钱么?

“为什么是第一个方案?上肉罐头生产线有什么弊端吗?”

张隆在电话另一边询问。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