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问到这个问题,石原就不尴尬了,“关税同盟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为了进行产业重新布局。中日两国会根据整体的产业规划,各自对两国的产业进行调整。日本当下有很多产业,其中许多产业完全没有竞争力,只是为了避免被别人卡脖子而不得不建设。完成了关税同盟,这些产业就没必要维持。日本需要的原材料能从产业布局中获得,中国需要的技术与劳动力也可以从日本获得。中国向日本开放市场,日本也向中国开放市场。日本国内劳动力过剩,就业不足,也可以通过向中国有序移民的方式获得解决,两国在相同的规则下发展经济。”
3井对此颇有兴趣,便与石原讨论起来。日本最缺乏的无疑是原材料产地与销售市场,中日关税同盟建立之后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3井从来不觉得何锐是什么善男信女,询问石原的问题更多的在中国未来的产业布局与发展中。
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石原则对产业布局进行了解释。产业布局可以有无数的说法与解释,最简化的解释不过3个短句,‘成本最低、市场份额最大、聚集效益。’
两人正聊的投入,外面街上突然有些骚动。没多久,觉得外头出事的店主走出去查看,3井的随从也跟了出去。很快,3井的随从跑回来,神色中都是不安。他低声对3井说道:“3井先生,外面有人倒地不起,应该是死了。”
在日本,路倒并非稀罕事,3井知道自己的秘书并非玻璃心,平静的等待接下来的内容。随从有些迟疑的说道:“我看那个人,好像是柴田议员。”
3井与石原并没有惊讶,两人都垂下目光,心中想到的都是‘会不会有人故意要把柴田杀死在这家店门口?’
至于柴田的死,两人有些感慨,并没有感到意外。到现在为止,两人都没听说柴田议员为了避免死亡拼命的找门路,更没有因为畏惧死亡而逃之夭夭。既然是石井与柴田两位议员联名提出《日本土地维新方案》,石井已经死了,并没有去逃避死亡的柴田自然没有逃出生天的理由。
此事对两人最大的影响在于,柴田死的位置就在店门口,不会是有人想搞事吧?
与石井和柴田两位议员不同,想杀害石原与3井两人,最好的手段是派人突然刺杀。只要不是这样直白的手段,不管是动用关系或者是搞出来什么幺蛾子,两人都有应对之法。
既然外头已经这么乱,石原与3井反倒不急着离开。两人就坐在店里面谈论起关于产业布局,关于产业链分工的事情。
产业链这个概念,石原与3井在见到何锐的时候都讨论过。而3井财团虽然没有21世纪的经济理念,但所谓21世纪的先进水平也是依靠着现实来实现的。何锐创造不了,3井也创造不出来。
3井成功的奥秘就是,凭借对产业链最上游资源类企业1般不超过10的参股、入股作为润滑剂,取得资源品的长期价格控制优势;同时借助庞大的物流和贸易网络,3井把这种优势进1步巩固。这样的路径,在3井帝国的版图上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复制,从核电站到鸡蛋,几乎囊括了所有能够想象的产业。
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也因此,甚少有人知道3井通过各种隐秘渠道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世界经济,尤其是与之1水之隔的中国——比如稀有功能糖产业。如果没有中国企业奋起直追,3井于7年前布下的棋局,将扼住13亿中国人未来健康食糖的咽喉。
无论是农作物、矿产资源还是消费品,无论是原材料、中间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