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徐臻一开口,他的思绪也干断了。
本来正在思索当年与叔父探讨过的某些运粮的问题,如何建造一器,可以让粮草自动运输。
想到这,当即脱口而出,也问了徐臻一句。
徐臻愣了愣道:“你在研究木牛流马?”
“什么牛马?”诸葛亮好似被提点了一下,这个名字……
总感觉不陌生!
“师父你说的是什么?”
“就是一种,拍打一下就可以自动缓慢而行的木制机括,应当用的是之前我跟你提过的轮轴结构,只是比较简易,这个你多思考一段时间就行了。”
我没空。
“真的吗?!为何君侯总是对学生如此信任?”诸葛亮狐疑的抬头,每次说到这些精巧的巧思发明,都让诸葛亮觉得分外好奇,因为按照徐臻的语气,他都是知道的。
然后又不说,总是让自己去想。
而且还笃定的说,想几个月就能想出来。
毕竟聪明。
我当然知道我聪明,可为何君侯,比我自己对我还要有自信呢?
令人费解。
“其实不光是这样,若是蒲风他们可以做出更加精巧的铰链,就可以用齿轮来联合铰链轴承,做自行车了。”
“啊?”
诸葛亮脑子一懵,当即陷入了更深的迷茫。
然后喃喃道:“君侯之思,非此世间所有,你真的是当世之人吗?”
诸葛亮这一刻,总觉得徐臻是来自天上。
又或者是曾误入什么仙境之地,看见过此世间不曾有的景象,否则岂能有这么多奇思妙想。
而认知也是远超常人,连此世的智者譬如贾诩这等老谋深算的狐狸都经常被他干破防。
而且妙语连珠,经常语出惊人,说出的话让人不知怎么回答。
徐臻顿时一仰,“你再这么说我骑马跑了啊。”
“我当然是当世之人,只是看的书多,你若是再看几年书,一样也能有此多思,反正你聪明,不怕。”
“我这么跟你说吧,当年我求学的时候,也是给那些仙山雾绕之地的老前辈开门关门了十年,才得人家悉心教导的。”
“真的?”
诸葛亮更加狐疑。
你不会是在骗我安心给你开关门吧?
“当然,我给你说个故事吧。”
徐臻为了勉励亮子,决定再说一个深藏在心多年的故事,用以激励。
“好了,多看多学多思考,主要是思考。”徐臻随便的勉励了几句。
“好,师父请说!”
诸葛亮当即放下手中书籍,坐得端正,收起了脸上一切表情,悉心受教。
不敢有丝毫怠慢嬉戏。
徐臻亲自出言教导的次数不多,几乎都是身教。
以身作则,让诸葛亮效法读书,每逢论道商讨,解惑答疑这些事,都是贾诩在干。
所以,诸葛亮珍惜每一次徐臻言传的机会。
“古时候,有一人名叫仲永,四五岁时候就已经能出口成章,几步成诗,所作之诗篇文章,乡里之人无不赞叹,同样被人称之为神童,且如此早慧,惊为天人。”
徐臻缓缓而言,一开口就将诸葛亮吸引进去了。
毕竟,诸葛亮自己都是九岁方才显露天赋,开始巧思逐多,学习飞速的,这个故事里的人,居然四五岁就可以做到。
同-->>